查看原文
其他

5G专利许可,赛程过半

黄小莺 企业专利观察 2022-12-11
作者:黄莺


12月9日,世界杯上演了两场精彩纷呈加时赛大战,在通信行业中,也是喜讯连连。
先是早间华为和OPPO宣布双方达成涵盖5G蜂窝标准必要专利在内的全球交叉许可,同时华为与三星之间的也实现了许可协议的续签,接着西电捷通与苹果和三星之间在中国的诉讼纠纷又以一纸声明的形式迅速引起业内关注,晚间接近零点时,大洋彼岸传来爱立信与苹果已经达成全球许可协议,解决了所有诉讼
其中,四起事件中的三起都涉及5G专利许可费议题,四起事件中有三起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四起事件中中国企业作为专利权人的有三起,其中有两起都是和外国实施人的交锋。
在圣诞节和新年到来之际,取得如此多的成果,实属不易。相比之下,过去几年的圣诞前夕,往往是诉讼的高发期。
种种信号也表明,中国在通信行业过去几十年的积累,正在助力企业成为世界专利规则的治理者、参与者和变革者。
随着爱立信与苹果最终达成5G全球专利许可,目前从主要专利权人一侧,似乎只有诺基亚与苹果的续签情况还未正式对外宣布,苹果可以说完成了几乎所有主流专利权人的许可。

注:仅根据公开信息汇总,可能存在误差

而另一边,高通作为做大的专利权人,也早早的就宣布已与主要的手机厂商都达成了5G许可。
仅这两家在行业内影响力最大的专利权人和实施人在5G许可上的拼图完成,基本上就完成了5G许可价值链的大部分工作。
另外随着爱立信、诺基亚、华为等都在不断推进5G许可,以及LG、中兴等也在加紧开展许可,整个5G行业的许可如果从许可价值来看或已过半,大的格局可能已经定型。
就像图中绿色的许可线条已经明显比红色正在争议中的要多。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像爱立信与苹果达成许可一样,其他正在进行的有争议的许可谈判也会陆续完成,毕竟无论是专利权人还是实施人,大家只有一起去赚钱,才有钱来支付许可费,如果涸泽而渔,对哪一个阵营也不好。
所以剩下尚未达成许可的,在局部上可能会有一些调整。例如诺基亚正在与中国企业之间的谈判,以及爱立信和中国企业的谈判等。至于受到广泛关注的诺基亚与OPPO/vivo之间的争议,是否能对诺基亚的许可费产生较大影响,还是值得期待的一个看点。
除此之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就是,华为在与OPPO率先达成了交叉许可后,未来中国国内的许可将如何发展的问题:一是华为与除OPPO外其他主流手机厂商的许可推进将会怎样,包括与vivo、小米、荣耀、TCL等。二是OPPO在与华为签署交叉许可协议之后,是否会继续与中兴、大唐等国内其他主要权利人企业之间也达成许可。
目前来看,这两个方向,可能并不会因华为与OPPO达成交叉许可有显著加快的迹象。其中关键就是要解决行业内专利费堆叠的问题。
总体上,在5G许可费格局上,高通、爱立信和诺基亚三家依然延续了过往的许可费格局,变化基本不大。
随着一些新的专利权人的出现,从实施人的角度,是否会出现专利堆叠费增加的情况,可能就需要完整的经济学分析来确定了。
从目测来看,如果实施人要全部缴纳这些专利权人的许可费,则堆叠费可能会高一些。
那这个问题应该如何来解决?
一方面是谈判双方会从市场调节的角度各自寻找边界,另一方面就是依靠法院的裁决来确定一个FRAND的费率。
不过,如果从国家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加总起来的5G专利数量还是不少的,但是从许可费的结构分布来看,中国企业作为权利人的费率加总占5G许可费的总占比,却并不高。这也是中国参与了5G技术的创新、参与了大量专利申报后,最终获得的专利货币化收益并不高。
当然,理应的最大收益应该是中国企业依靠产品优势更多的铺向全球,但是在美国接连制裁下以及各国对于中国手机企业的调查,使得吸纳中国创新的市场实际上也是在萎缩的。
如果中国的创新没有一个全球化的市场来消化,被迫退出全球主要国家市场的话,也就意味着中国创新希望通过更大的市场收益来反哺创新的想法将会受到抑制。
收取专利费固然可以反哺创新,但是与广阔的市场相比,借助专利优势让更多的中国产品推向全球市场或许是更重要的事情。
而且与其和中国企业争夺专利,不如将中国排挤出西方市场,这已经成为西方一些专家的观点。例如,美国智库ITIF在建议政府改革337条款,希望藉此将中国产品排除出美国市场,更是希望美国的盟友,像日本等通过新的《经济安全法》来实现与美国同步。
另外,欧洲新成立的统一专利法院,如果未来想要将中国企业排除出欧盟市场也是有足够力量的。
因此后5G时代,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既考验专利本身,也考验利用专利占领市场的能力。

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